25家上市银行ESG报告盘点:碳排放数据披露范围持续扩大 披露标准亟待统一

11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实习生余忠梅 广州报道

  ESG强制披露进入倒计时,上市银行ESG报告披露情况如何?

  根据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在2024年发布的《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和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须强制披露202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受指数调整的影响,截至4月底,目前国内纳入强制披露范围的上市银行从上一年的21家增加到本年度的25家,包括6家国有银行,9家股份制银行和10家城商行,新增银行为

  截至目前,上述银行均已发布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南方财经记者梳理上述银行发布的报告发现,从绿色信贷数据来看,上述银行绿色信贷规模持续扩大但增速普遍放缓,银行绿色金融发展进入调结构期,此外上述银行2024年碳排放总量增幅呈下降趋势。

  从披露维度来看,本年度25家银行均披露了自身运营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范围1+范围2),部分银行统计口径覆盖范围也较上年有所提升,此外本年度开始新增披露范围3的银行较上年新增6家。

  总体来说,各行披露数据较上年覆盖范围更广,但无论从披露统计口径还是披露维度来看,各行仍存较大差异,披露标准亟待进一步统一。

  碳排放数据披露范围持续扩大

  自身运营碳排放方面,上述25家银行均披露了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数据(统计口径均为范围1和范围2的统计总量)。

25家上市银行ESG报告盘点:碳排放数据披露范围持续扩大 披露标准亟待统一

  同比来看,25家银行中有13家银行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较去年下降,其他银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增幅也较微弱,普遍增幅在10%以下,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说明:部分银行前后两年统计口径有所差异,下文所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变化情况仅以报告披露的当年数据做依据)。

  其中,国有银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同比下降23.74%,是25家银行中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降幅最明显的银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减幅紧随中行,降幅超20%。

  在股份制银行中,、华夏银行6家银行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下降趋势,其余3家银行排放总量较去年有所上升。

  而城商行2024年或因业务扩张等原因,大部分银行温室气体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仅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有所减少。

  梳理上述银行ESG报告发现,上述银行在范围1-3的披露覆盖面在不断提升。

  本年度上述25家银行均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数据,和杭州银行首次披露了范围1和范围2数据,仅有一家银行未分别披露范围1和范围2的信息。

  此外,2024年披露范围3数据的银行合计10家,较去年新增了6家银行,分别为、华夏银行、杭州银行。

  但整体来看,各行披露的范围3统计口径差异较大,涵盖城市用水、外购商品和服务、办公用纸、上游运输和配送等。

  值得关注的是,本年度兴业银行披露了“全行上下游活动的碳排放(包含范围3的碳排放)”数据,该项数据显示本年度绿色贷款所支持的绿色项目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量达2,524.41万吨。

  从披露数据覆盖范围来看,各银行在统计口径上也差异较大,部分为全集团口径,部分为总行及分支机构口径,也有银行未披露统计口径范围。

  但整体来说,披露数据覆盖面在持续扩大,部分银行碳排放数据披露统计范围也有所扩大。例如建设银行2024年统计范围在上一年基础上增加了建信人寿、建信住房、建银咨询、建信信托、信用卡中心等境内直属机构和子公司。

  绿色信贷规模上升但增速普遍放缓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上述25家上市银行绿色贷款总额突破26万亿元,同比增长20.25%。其中绿色信贷余额突破千亿元的银行共有19家,与上年持平。

25家上市银行ESG报告盘点:碳排放数据披露范围持续扩大 披露标准亟待统一

  2024年六家国有大行绿色信贷总额突破21万亿元,其中工农中建四大行是主力,四家行绿色信贷规模均已突破4万亿元,总额超过19万亿元,在25家行中占比近四分之一,持续领跑市场。其中工行以6万亿元的绿色信贷规模成为全球更大的绿色信贷银行。

  增速维度上,2024年各上市银行,特别是国有行及股份制银行的绿色信贷增速普遍放缓。具体来说,2024年25家银行绿色信贷平均增速约28%,较上年下降5%;2023年上述银行绿色信贷增速超20%的有23家,但2024年增速在20%以上的银行减少至16家。

  国有大行保持规模优势但增速放缓,2024绿色信贷规模同比增速在10%以上的有5家,其中中国银行以31.03%的同比增速位居国有行榜首。

  股份制银行绿色信贷平均增速约20%,其中兴业银行绿色信贷增速将近20%,规模紧随四大行之后,并超越了两家国有行,成为股份行中绿色信贷规模更大的银行,绿色信贷占比居于股份行首位。

  城商行由于绿色信贷基数普遍偏低,平均增幅较高,其中郑州银行以123.73%的同比增幅居城商行榜首,增速均超40%。

  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银行碳减排成效

  碳减排支持工具是银行绿色信贷增量的主要抓手之一,也是上市银行绿色金融成绩单的重要体现。但整体来看,上述银行在碳减排支持贷款数据的披露方面参差不齐。

25家上市银行ESG报告盘点:碳排放数据披露范围持续扩大 披露标准亟待统一

  上述25家银行中,有14家银行披露了碳减排贷款发放金额,梳理上述14家银行报告数据发现,在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激励下,2024年各银行的碳减排贷款整体提升,带动的年度碳减排整体效果向好。

  但上述银行中,部分银行披露了累计数,部分银行披露了当年数据,还有银行未披露数据统计周期,数据披露口径不统一。

  国有银行中,披露了累计具体发放金额,其中工商银行累计发放碳减排项目1521个,累计发放碳减排贷款1962亿元,贷款规模位居之一。

  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和5家银行披露了碳减排贷款的发放情况。城商行的碳减排贷款总额大部分位于10亿元-20亿元之间。

  从碳减排项目数量增加来看,有三家行增幅明显,其中工商银行的碳减排项目累计数从841个增至1521个,交通银行的碳减排项目累计数从136个增至494个,浦发银行项目数累计从73个增至176个,工商银行碳减排项目数位居之一,交通银行碳减排项目数增幅更大,为263%。

  从碳减排贷款投向来看,大部分贷款投向为“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银行中,仅平安银行对碳减排贷款投向的数量、贷款金额及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均进行了详细披露。

  (实习生吴佳钒、王硕、叶方旋对本文亦有贡献)

  •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长三角游戏出海,关键在“生态输出”
  • 汇纳科技(300609.SZ)实控人拟变更为江泽星
  • 向WTO申诉、公布950亿欧元关税反制清单,欧盟施压美国
  • 上海金浦投资总裁高立新:坚持价值投资原则,避免一级市场投资过程中追逐风口的错误倾向
  • Brand Finance2025年中国品牌价值500强:微信品牌价值有所下滑
  • 盘前:道指期货涨0.8% 微软与Meta飙升
  • 福达合金:关于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
  • 车企年报|零跑汽车研发支出金额显著偏低 研发费用率为小鹏汽车一半
  • 一汽富维:获得自主豪华品牌客户座椅项目定点
  • 德国5月消费者信心进一步改善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爱放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