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定价模型是金融领域用于计算期权价值的重要工具,在期货市场中合理运用期权定价模型能为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目前常见的期权定价模型有布莱克 - 斯科尔斯模型(Black - Scholes Model)、二叉树模型(Binomial Tree Model)等。
以布莱克 - 斯科尔斯模型为例,它的公式为\(C = S\times N(d_1)-K\times e^{-rT}\times N(d_2)\),其中\(C\)是期权价格,\(S\)是标的资产当前价格,\(K\)是期权执行价格,\(r\)是无风险利率,\(T\)是期权到期时间,\(N(d_1)\)和\(N(d_2)\)是正态分布的累积概率。投资者在运用该模型时,首先要准确确定模型所需的各项参数。标的资产当前价格可通过市场实时获取,无风险利率一般参考国债收益率等。确定参数后,将其代入模型公式,即可计算出期权的理论价格。若计算出的理论价格低于市场价格,投资者可考虑卖出期权;反之,则可考虑买入期权。

二叉树模型则是一种离散时间模型,它将期权的有效期划分为多个时间段,在每个时间段内,标的资产价格有两种可能的变动方向。投资者运用该模型时,需要构建二叉树图,确定每个节点上标的资产的价格和期权价值。从期权到期的最后一个节点开始,逐步向前倒推计算,最终得到期权的当前价值。该模型适用于美式期权等更复杂的期权定价场景。
然而,这些期权定价模型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局限性。从假设条件来看,布莱克 - 斯科尔斯模型假设标的资产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且市场无摩擦、无交易成本、可以连续交易等。但在实际市场中,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并非完全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可能会出现大幅跳跃等异常情况。市场也存在交易成本,如手续费、买卖价差等,这会影响期权的实际收益。
在参数估计方面,模型中的一些参数,如波动率,是难以准确估计的。波动率代表了标的资产价格的波动程度,它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变量。投资者通常使用历史波动率来估计未来波动率,但历史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未来的市场情况,可能导致计算出的期权价格与实际价格存在偏差。
以下是两种模型局限性的对比:
模型 假设条件局限性 参数估计局限性 布莱克 - 斯科尔斯模型 假设价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市场无摩擦等与实际不符 波动率等参数难以准确估计 二叉树模型 离散时间划分与实际连续市场有差异 节点概率等参数确定较难此外,市场的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也会使模型失效。例如,重大政策调整、自然灾害等事件可能导致标的资产价格突然大幅变动,而期权定价模型无法提前预测这些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从而使得基于模型的定价和决策失去准确性。
(: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