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比分歧要多得多

11

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比分歧要多得多

撰文丨陈季冰

全球市场一片欢腾!

几乎不会有人预料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发动的这场看起来雷霆万钧的 " 关税战 " 会以今天这样皆大欢喜的结果收场。

这正应了那句老生常谈: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比分歧要多得多。

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比分歧要多得多

图 /" 新华社 " 公众号

对于今天(5 月 12 日)午后泛滥于中国互联网上的那种 " 谁胜谁负 "、" 谁刚谁怂 "…… 之类说法,我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关税从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本来就都应该尽量少征。这是每一个稍稍学过一点经济学的人都懂的常识。

关税不能帮助中国企业 " 做大做强 ",帮助中国摆脱 " 卡脖子 ";同样地,关税也不能帮助美国 " 制造业回流 "、" 让美国重新伟大 "…… 事实正相反," 贸易保护主义 " 不但不是这些棘手问题的解决方案,还会造成新的更棘手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面对特朗普挥舞的关税大棒,同时也是为了经济下行的压力,近来中国主动扩大了一些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

其中有一些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最显眼的大概当属单方面免去一些国家公民短期进入中国的签证许可,这条政策让我亲眼看见上海的大街小巷上充斥着各种肤色和语言的游客。他们不但能促进中国的国内市场消费,其在经济以及文化乃至国际关系中的积极意义,日后还将长久地呈现出来。

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另一个启发:关税战固然必须反对,但中国自身是否有必要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

我个人认为,当下中国的对外开放有三个领域依然大有可为:其一,应加大力度开放服务业;其二,应清理和减少各类不合理的非关税壁垒;其三,长远来看,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完全自由兑换应该提上议事日程。

也许还可以加上第四条:中国的许多产业领域其实还面临着一个 " 对内开放 " 的问题,即撤掉各种有形无形的壁垒,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

这些都不是应付特朗普 " 极限施压 " 的权宜之计,而是中国下一阶段改革开放的自主选择。

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越是开放,经济和产业会越强;保护主义是弱者的护身符,它非但达不到它希望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就像一个孩子,越保护就越长不大。

当然,我不相信中美之间的经贸关系会经由一次双方的 " 瑞士之旅 " 就得到一劳永逸的解决。

以特朗普说变就变的性格,再放到当今反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时代大背景中来看,未来一定不会让我们省心,大大小小的磕磕绊绊还会持续不断。市场人士仍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盲目乐观。

所以我最后想说的是,经济贸易的摩擦,更好不要动辄用战争语言来类比。

因为这是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人类活动:做生意的目的是赚钱,但凡能够成交的生意,结果无非是多赚点或少赚点的区别,通常是双赢的;战争的目的是让对手失败,甚至消灭对手,结果一定是一输一赢,更多则是双输的。

经常沉浸在战争术语中,很可能让战争思维在经贸博弈中自我实现,使人变得不理性,不计后果。面对未来极有可能反反复复的中美经贸争端,最正确的姿势是:放平心态,充分耐心,就事论事,求同存异 ……

在这方面,我们的更高目标是谋求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 14 亿人民的利益更大化,而不是让他人看上去很厉害的样子,更不是廉价的自我感动。

* 题图来源于图虫创意

  • 央行行长潘功胜:未来还可以扩大工具的规模或创新新的政策工具
  • 总台现场直击丨25分钟打击巴9处目标印巴就交战各执一词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 全球首只巨灾债券ETF于“疯狂”市场中步履蹒跚
  • 最近这75年,谁建造了上海?
  • 伯克希尔投资者期待巴菲特在年会上指点迷津:关税动荡冲击市场与经济
  • 立讯精密:4 月私募调研热度高 电子医药受青睐
  • 胡塞武装导弹击中以色列机场,以防长:将对袭击者“加倍”报复
  • 美媒爆美情报机构被要求加强收集关于格陵兰岛情报,国家情报总监回应
  • 省委书记、省长等14位省领导带队督导发现突出问题,全省开会:绝不允许层层失守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爱放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