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炒热的“ *** 针”:超适应症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存疑

11
被炒热的“高潮针”:超适应症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存疑

视觉中国 图

一种名为“ *** 针”的产品最近莫名在多个社交平台爆火,“多地女性预约开打”“预约爆满”等话题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这一宣称能提升女性性体验的产品,是否是被营销出的消费陷阱?安全性和有效性如何?

有专家表示,“ *** 针”是商家包装的一种私密部位注射填充,使用富血小板血浆(PRP)、玻尿酸等材料,注射至女性 *** 等敏感区域。PRP技术最初应用于运动医学和骨科修复,用于私密处治疗属于超适应症使用。目前学术界没有确切研究,证实其效果。注射过程还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感染,也有引发栓塞的风险,安全性和有效性存疑,消费者需理性谨慎。

也有行业内人士表示,“ *** 针”更像“安慰剂”或“生理盐水”,效果不明显却价格高昂,被称为“智商税”也不为过。

“ *** 针”系超适应症使用

动辄近万元一针的“ *** 针”到底是什么?商家宣称的原理是什么?

4月28日,一位头部私密抗衰品牌业务负责人介绍,在私立医美机构,私密处注射项目已出现十多年。私密部位抗衰不像面部医美市场那般“卷”,“(现阶段的)私密抗衰项目类似2014至2015年的面部医美阶段,有较大的市场开发空间”。

对于“ *** 针”,该负责人称:“这三个字比较吸引人,这个概念出来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其表示,相当比例的女性缺乏性 *** 体验,尤其是产后和更年期女性,由于两性关系、追求更好性体验等需求,更容易被该概念吸引。

上海皮肤病医院医美科医生李聪颖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 *** 针”并非专业医学术语,而是商家包装的一种私密部位注射填充。通常使用富血小板血浆(PRP)、玻尿酸、胶原蛋白等材料,注射至女性 *** 、 *** 等敏感区域。其宣传的原理是通过注射扩大敏感区域接触面积,增加摩擦 *** ,提高性满意度。

她介绍,当前市面上主推的“ *** 针”多采用高浓度血小板血浆技术(PRP注射)。商家一般宣称,其原理一方面是注射材料的物理增容作用,另一方面是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组织修复。

李聪颖进一步介绍,PRP技术是提取自体血液进行浓缩后回输到特定部位,最初应用于运动医学和骨科修复,用于私密处属于超适应症使用。

前述抗衰品牌业务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的某款“ *** 针”产品,虽强调拥有国家药监局批文,但其获批的适用范围仅为骨折手术的辅助治疗,且制备产物不能用于静脉注射。将用于骨科的产品用于私密部位注射,明显属于超适应症使用。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之一次医疗器械产品分类界定结果汇总》载明:一次性使用真空采血管,由采血试管(材质为PET)、头盖、护盖、容积调整座、添加剂(柠檬酸钠)和标签组成。产品经辐照灭菌,一次性使用。与一次性使用采血针和持针器配合使用,用于人体静脉血的收集、运输、存储。可用于离心,获取富血小板血浆(PRP)。该《汇总》明确说明,“获得的富血小板血浆仅用于体外诊断检测,不用于回输和治疗等其他用途。”

从合法合规的角度看,李聪颖表示,虽然PRP制备装置属于三类医疗器械,但国家药监局批准的PRP设备仅用于制备血浆,并未批准用于私密部位注射。李聪颖表示,超适应症使用需要具备医学合理性以及患者知情同意。临床中存在一些药物或治疗的超适应症适用,但至少需要具备上述两个条件。

专家提醒:安全性和有效性存疑,消费者需理性

“ *** 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备受争议。

李聪颖表示,注射或许能通过物理增容来增加摩擦 *** ,一定程度上提高性满意度,但目前学术界没有确切的研究,证实其具体效果及程度。而且,性满意度是生理、心理、情感等多维度因素综合的结果,也可能受到心理暗示影响。对于商家宣称的修复 *** 黏膜、提高性 *** 功能和改善生殖器健康环境等效果,李聪颖持怀疑态度。

在安全性方面,李聪颖强调,“ *** 针”存在较大隐患。注射过程可能导致组织损伤、感染;注射填充剂有引发栓塞的风险;注射材料还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前述私密抗衰品牌业务负责人也称,抽取自体血液制备PRP时,若无法保证无菌处理,血液易被污染,引发感染。此外,私密部位血管和神经丰富,注射可能导致感染、出血、瘢痕或神经损伤,反复注射还可能造成组织硬化、局部变形或功能异常。

该负责人直言,“ *** 针”更像“安慰剂”或“生理盐水”,效果不明显却价格高昂,被称为“智商税”也不为过。目前,虽“ *** 针”造成感染的案例较少,但效果不佳是普遍问题。

谈及“ *** 针”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李聪颖建议,若女性感觉性生活满意度降低或存在私密处问题,应先前往专科医院,由专科医生评估,查找原因,而不是直接打“ *** 针”。

有些疾病也可能导致性满意度下降。她特别指出,如 *** 炎、宫颈息肉;感染性问题,如HPV感染、梅毒、疱疹;未进行定期宫颈癌筛查;患有传染性皮肤病;正在服用系统性药物或抗凝药物;存在系统性疾病等情况等,均属于禁忌症,不建议打“ *** 针”。

李聪颖认为,消费者要进行充分评估,且务必选择正规机构和合规产品。她提醒,当前市场良莠不齐,部分机构不仅超适应症使用,甚至使用不合规的注射制剂,这大大增加了风险。此外,术后护理也十分重要,正规机构或许会对禁忌症进行排查,而不合规的机构则可能忽视这些检查,进而增加风险。

对于行业监管,李聪颖表示,随着医美市场的不断扩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尽管有严格的适应症制定和器械审批,但仍有不良机构利用漏洞进行过度宣传或不合规治疗。她呼吁消费者保持理性谨慎,切勿盲目跟风,若发现不合规情况,应及时投诉举报,共同推动市场更加完善和安全。

  • 净利降2022%、研发减千人、齐向东降薪! “网安一哥”奇安信怎么了? | BUG
  • 8岁男童山上失联已超80小时,有游客曾遇到他:“脸色惨白”
  • 普华永道:将在美国裁员 1500 人
  • 云南一尾矿干堆场坍塌致5人被埋
  • 胡锡进:我尤其认为山东滕州今天发出通报这个最终结果是好的
  • 央行今日开展3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日本民用飞机侵闯中国钓鱼岛领空答记者问
  • 如何评估黄金宝的走势情况?这种走势情况对投资者的决策有哪些影响?
  • 任期3年7个月 信达澳亚基金魏庆孔离任副总经理
  • 饿了么:淘宝闪购 6 天订单破千万 爆增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爱放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