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规划编制和实施将有法可依

11

界面新闻记者 | 翟瑞民

2025年4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据新华社消息,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草案共4章31条,主要包括总体要求、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国家发展规划的实施等内容。草案把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由党中央提出规划建议、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公布实施的制度安排等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健全国家发展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为在法治轨道上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国家发展规划,更好发挥其战略导向作用提供制度支撑。

针对国家发展规划进行立法早已推动多年。公开资料显示,21世纪初我国进行规划体制改革后,开展规划立法研究也提上日程。自2009年起,国家发改委就已着手研究起草发展规划法草案,征求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级发改委意见,并通过了专家论证。不过,当时有专家表示,该草案并没有解决好规划之间的衔接问题,由此导致暂时被搁置。

直至202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4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规划法》在清单中。国务院总理李强2025年2月1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议还指出,要不断提高国家发展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此后在3月8日全国两会上,《202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围绕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制定国家发展规划法等。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首次提请审议,规划编制和实施将有法可依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与价格研究所原所长杨宜勇近期撰文指出,目前,我国在发展规划方面尚未有专门的法律,仅有一些规范性文件。制定发展规划法可以使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有法可依,明确各参与方的权利和义务,保障规划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国家发展规划法的制定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明确的法律保障,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过法律手段规范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可以更好地引导资源配置,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杨宜勇表示。

国家发展规划法主要解决什么问题?杨宜勇在文章中称,通过立法,可进一步理顺国家发展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明确各类规划的功能定位,避免交叉重复和矛盾冲突,提高规划的整体效能。规划编制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公众参与,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使规划更好地反映人民意愿,增强规划的民主性和社会认同感。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规划法》将纳入问责条款,对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追责,增强规划执行的刚性。

  • 美的集团一季度净利增长38%,库卡中国机器人接单增超35%
  • 开源证券给予水羊股份买入评级
  • 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的“上合力量”——上海合作组织政党论坛扫描
  • 魔都眼|石库门里看车展,五一来张园体验城市“漫时光”
  • 巴西总统卢拉会见王毅:中方坚定有力反制“对等关税”令人钦佩
  • 国家发改委回应当前中美贸易局势:所谓“对等关税”害人害己不得人心必将以失败告终
  • 振华科技:5月14日将召开2024年度股东大会
  • 会计江湖|年报披露关注什么:独董给出的“信号”
  • 关税下Temu美区“急转弯”,力推新模式承接流量
  • 乘胜追击什么意思?在投资中如何把握乘胜追击的时机?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爱放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